主題: 中國船舶去年預虧25億元 同比下降超41倍
2017-02-02 17:59:24          
功能: [發(fā)表文章] [回復] [快速回復] [進入實時在線交流平臺 #1
 
 
頭銜:金融島總管理員
昵稱:花臉
發(fā)帖數(shù):69082
回帖數(shù):2162
可用積分數(shù):17116356
注冊日期:2011-01-06
最后登陸:2025-04-19
主題:中國船舶去年預虧25億元 同比下降超41倍






  作者:蔣瑜沄

  原標題:中國船舶(28.060, 0.36, 1.30%)去年預虧25億元

  來源:界面新聞

  中國船舶同時發(fā)布了計提大額資產減值準備公告,中國船舶及其所屬子公司,預計計提大額資產減值準備37.2億元。

  受造船業(yè)下行影響,中國造船企業(yè)盈利水平大不如前。

  1月24日,中國船舶工業(yè)股份有限公司(600150.SH,下稱中國船舶)發(fā)布公告稱,去年預虧25億-28億元,較上年同比下降4627.12%-4142.07%。

  中國船舶為“南船”中國船舶工業(yè)集團公司(下稱中船集團)旗下上市公司。其主業(yè)包括船舶建造、船舶維修、船舶配套等。

  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,航運業(yè)的深度調整對船舶業(yè)造成了重創(chuàng),全球造船市場進入持續(xù)下行周期。

  與2006-2010年相比,全球船舶市場在2011-2015年的年均成交量下滑了近四成。新船價格大幅下跌,成交量、手持訂單極度萎縮。中國船舶業(yè)由于此前的惡性競爭,更是面臨著庫存高企、交付困難的窘境。

  中國船舶工業(yè)行業(yè)協(xié)會1月20日公布的年度統(tǒng)計顯示,2016年全國造船完工量為3532萬載重噸,同比下降15.6%;承接新船訂單量為2107萬載重噸,同比下降32.6%;截至2016年12月底,手持船舶訂單量為9961萬載重噸,同比下降19%。中國造船行業(yè)三大指標均呈現(xiàn)下滑。

  中國船舶稱,2016年巨虧一是因為海工市場極度低迷,海工裝備交付困難,手持海工訂單受到延期甚至棄單等因素影響,計提了大額資產減值;二是船舶市場經營形勢較為嚴峻,新船市場成交低迷、價格下行,船東接船意愿低,導致中國船舶部分手持訂單預計出現(xiàn)虧損。

  中國船舶在同日還發(fā)布了計提大額資產減值準備公告。中國船舶及其所屬子公司,對可能發(fā)生減值的各類存貨資產,將計提大額資產減值準備37.2億元。

  資產減值準備是指由于固定資產市價持續(xù)下跌,或技術陳舊、損壞、長期閑置等原因導致其可收回金額低于賬面價值,應當將可收回金額低于其賬面價值的差額作為固定資產減值準備。

  因已完工鉆井平臺無法交付導致維護成本大幅增加,當前海工產品成交稀少,手持的鉆井平臺是否能夠按原合同價交付,存在較大不確定性。中國船舶全資子公司上海外高橋(20.310, 0.00, 0.00%)造船有限公司(下稱外高橋),對海工產品預計計提存貨跌價準備21.6億元。

  另外,因新承接船舶訂單同比明顯下降,船東接船意愿較低、提出減價要求,使得部分船舶產品預計可變現(xiàn)凈值低于賬面價值。外高橋對其建造的其他造船產品預計計提存貨跌價準備11.9億元。

  基于上述原因,中國船舶旗下子公司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,亦對其造船產品預計計提存貨跌價準備3.72億元。

  2015年巨虧的中國重工(7.650, 0.00, 0.00%)股份有限公司(601989.SH,下稱中國重工)則在去年實現(xiàn)扭虧為盈。

  中船重工稱,2016年股權轉讓措施對其利潤貢獻明顯。預計凈利潤為5億-7億元。2015年,中國重工虧損26.2億元。





  中國重工是中國另一大船企--“北船”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(下稱中船重工)旗下上市公司,去年通過六家二級子公司的股權轉讓,獲得賬面凈資產的差額10.5億元(稅前收益),在2016年完成以資產參與中國動力重大資產重組,向中國動力轉讓四家二級子公司股權,獲得中國動力3.5億股股份,占其總股本的20.18%;完成向控股股東中船重工轉讓兩家二級子公司股權。

  “南北船”在歷史上原為一家,由原中國船舶工業(yè)總公司在1997年分拆而成;兩大集團以長江為界,長江以北的造船工業(yè)屬中船重工(北船);長江以南屬于中船集團(南船)。

  《經濟參考報》1月13日報道稱,2016年全球新簽訂單量預計將跌至1980年代以來的最低水平?!皟纱敝g的無序競爭極大阻礙了接單能力,繼續(xù)此類重復建設將不利于兩大船企在低迷環(huán)境下的生存和發(fā)展。造船業(yè)的產能過剩正倒逼“南北船”整合提速。

  1月12日,工信部等六部門正式發(fā)布《船舶工業(yè)深化結構調整加快轉型升級行動計劃(2016-2020年)》,該計劃要求,力爭到2020年造船產量占全球市場份額在“十二五”基礎上提高5%,海洋工程裝備與高技術船舶國際市場份額達到35%和40%左右;力爭到2020年產業(yè)集中度大幅提升,前十家造船企業(yè)造船完工量占全國總量的70%以上,形成一批核心競爭力強的世界級先進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制造企業(yè)。


【免責聲明】上海大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僅合法經營金融島網絡平臺,從未開展任何咨詢、委托理財業(yè)務。任何人的文章、言論僅代表其本人觀點,與金融島無關。金融島對任何陳述、觀點、判斷保持中立,不對其準確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確或暗示的保證。股市有風險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承擔相應責任。
 

結構注釋

 
 提示:可按 Ctrl + 回車鍵(ENTER) 快速提交
當前 1/1 頁: 1 上一頁 下一頁 [最后一頁]